轉職故事ep5-健檢診所護理師

機會不等準備好的人


有時候,機會不是因為你準備好了才來,而是它剛好出現了,而你,剛好沒錯過。

這次的訪談對象,是我就學期間的好夥伴,許久未見,她的分享讓我獲得不少新觀點,也讓我對「健檢護理師」這個職位有了更清楚的認識。

當我問起她當初為什麼會選擇護理時,我還打趣地說:「你們家是在湊職業欸哈哈。」

她笑著回答,這背後其實有很溫暖的理由。

家人需要,所以讀護理


「家裡沒有讀醫療相關的人,媽媽希望我唸護理,這樣以後如果家人有什麼身體上的問題,至少家裡有個能幫上忙的人。」

這樣的理由,或許不是夢想起步,但卻是很多人選擇護理的現實,也是一種負責與貼心。

選擇健檢,是一種機緣


她現在在私人診所擔任健檢護理師,這份工作的開始,其實是機會與緣分的結合。

「如果現在這間診所沒開職缺,我可能就去輪三班了,因為另外兩間醫院我也錄取了。」

人生就是這麼奇妙,走向哪一條路,常常只差一封信、一個時機。

健檢也分模式


在聊天的過程中,我才第一次知道,原來健檢護理師還有分兩種模式:

A 模式:每天被分配一個項目,今天抽血就整天抽血,量身高體重就整天量身高體重。

B 模式:比較像一對一的流程帶領,一整天由你負責客戶的全部檢查,你會是最了解他健康狀況的人。

她說自己偏好 B 模式,雖然挑戰比較大,但成就感也比較明確。

第一關就是信任感


她說,在健檢流程中最大的挑戰,反而不是項目本身,而是「第一針」。

「幫客戶 ON IV 是第一關,如果一針沒上,客戶對你就會開始不信任,會覺得你是新人,後面的剪驗流程你就會很難帶。」

這份工作講求技術,也講求細節,因為健檢不像看病,客戶是來自我照顧的,他們對整個流程與服務感受會非常敏感。

要懂排程與溝通


健檢流程聽起來像是固定工作,但其實需要不少臨場應變。

「上下班時間雖然固定,但一天就這麼多時間要完成全部項目,還要避免和同事的客戶撞檢查,需要一直協調搭配,是很需要動腦的。」

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重複性高、流程單調,其實這行工作裡藏著很多彈性與責任。

資格與入門門檻


「基本上就是要有護理師證照,沒有那張你連抽血、打針都不能做,有些單位會讓你先入職再考健檢護理師執照,有些則要求一開始就要有,這要看各院所的規定。」

她補充,健檢護理師證照雖然是加分,但「護理師執照」才是最核心的進入門票。

現在的狀態:安逸又被肯定

「目前做得很快樂,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,不管是主管、客戶還是同事。」

她說,雖然有時候會想挑戰其他領域,但這份工作的安穩感,讓她很踏實。

「我是急性子,這樣的工作型態很適合我。」

職場氛圍才是關鍵


她提到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:

「有好的同事和主管真的很重要。有時你選到一個福利好、薪水高的地方,但如果同事難相處、主管讓你壓力大,你再怎麼喜歡那邊也會做不久。」

她提醒我們,除了挑工作本身,還要觀察環境氣氛。

「大概到職幾個禮拜到一兩個月,就會看出來這是三國鼎立還是一團和氣。」

願意分享給更多人


她最後說,如果有學弟妹或同事對健檢工作有興趣,非常歡迎來找她聊聊。

「不管你是剛畢業還是準備轉職,如果想了解健檢這一塊,歡迎直接問我,我會很樂意分享。」

結論:每一份工作,都該被了解


健檢護理師不常出現在主流話題裡,但其實它是很多護理人避開三班、進入穩定節奏生活的一個出口。

也許沒那麼「熱血」,也許不像臨床那樣節奏緊湊,但那是另一種穩定踏實的價值。

也許,你也正需要這樣的工作風景。

我是 Choice,感謝你的閱讀,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。